一季度经济数据很好但为什么我们没感觉
2024-05-09
4月16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出炉,让人眼前一亮。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GDP同比增长5.3%,不仅高于去年全年经济增速,也超出了今年两会期间公布的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一时间,“超预期”成为市场及各方的第一反应,这也与此前一些外媒看空中国经济的报道形成明显反差。2:11
三个维度看数据
要读懂中国经济首季报,离不开速度、结构、效益这三类指标。
从速度上看,对于中国这样经济体量的大国来说,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对应的就是上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量,5.3%的同比增速,对应的是29.63万亿元人民币,这大概相当于日本2023年全年GDP总量。而增速加快,正是一季度以来一个显著的趋势。5.3%的增速不仅比去年四季度高,也高于2023年全年增速。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在第一个季度实现5.3%的增长,确实为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了一丝暖意。
从结构上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内需,一季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其中产业和需求的内部结构也都有积极改善,经济的协调发展性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反映结构优化的三个占比指标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服务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占比、民间投资在整个投资中的占比都在提高。
更让人欣慰的是,中国经济的效益在提升。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41亿元,同比增长10.2%。效益变好,带动市场经营主体信心提升。3月份全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多月低迷后重新回到景气区间。
三个角度看政策
经济增长超预期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宏观政策出台的速度、力度和精准度。截至目前,去年年底新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已全部下达,有力地支撑了有效投资的平稳增长。
不仅如此,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政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一系列政策落地让民营企业“安心投”“有的投”“投得好”,支撑民间投资增速在2月由负转正之后3月继续提升。
为什么普通人感受不到经济增长呢?
从经济增速本身看,这个成果不容易,尤其是考虑到2023年同期基数不低的情况下,2023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5%,同时也强于去年全年5.2%的增速。第一季度经济增长5.3%的“含金量”可谓相当的高。另一方面,很多人在看到一季度的成绩单时,表示对这个数据感受不大,没有太多切身的体会,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经济增长呢?
- 收入没有同步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6%,与经济增速基本相符。
分地区看,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最高的是上海、北京和浙江,分别达到了3.6%、3.5%和3.4%,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地方收入差距较大。
也就是说,同样增长了2.6%,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拉高了平均值。
- 消费降级的存在
- 房地产依然处于寒冬
- 经济下行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