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旺嘉实业有限公司 - 自动化计量类机械产品及系统,双螺杆失重式给料机,配料系统,物料输送系统,自动包装系统,单螺杆,配件,旺嘉

400-0860-662

行业资讯

公司在代理相关著名品牌产品的同时,拓展出一条设计系统方案,
并整合多品牌设备(配件)进行系统集成,逐步向创新研发型的企业目标迈进。

公司在代理相关著名品牌产品的同时,拓展出一条设计系统方案,并整合多品牌设备(配件)进行系统集成,逐步向创新研发型的企业目标迈进。

新一轮“抢人大战”

2023-07-13

随着高考成绩的出炉

许多高校也都开始了“抢人”预热

在微博@微博校园的评论下面

各个大学的官微都亲自下场

“各显其能”以求吸引高考生们的注意力

刚开始大家都还是很正常的宣传学校

可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他们发现这样吸引不到年轻考生的目光

于是他们的招生方式

跟小李子冲击奥斯卡的电影角色一样

画风逐渐跑偏!

比如来自哈工大的造航母邀请

毕竟谁能拒绝一艘威武霸气的航空母舰呢!

图片

沙雕网友们也为母校招生事业操碎了心

在网上各出奇招,十八般武艺齐上阵

图片

“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2023年,很多城市开启了抢人大战。

尤其是最近毕业季,抢得就更激烈。

评选高层次人才并给予50万元及以上一次性奖励、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2023毕业季来临,各地陆续出台吸纳高校毕业生政策、组织相关活动,再次开启“引才抢人”模式。

“抢人大战”步入2.0阶段

毕竟,人才是一个城市的关键竞争力。今年的抢人大战,跟往年有一个关键区别。现在的抢人大战,已经进入2.0阶段。1.0阶段,就是给户口、给优惠政策、给住房补贴。只要你肯放开条件,给出优惠,人就愿意来。毕竟,大城市的收入更高、机会更多。

但是现在这些优惠政策,几乎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的标配,你有,我也有,已经体现不出差距。其次,很多大城市的就业蓄水池,正在越来越满。比如,开网约车。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20年末全国网约车司机数量是289.1万人,到2023年4月已经达到540.6万人。人数翻倍,订单总量却没变。结果司机日均接单量从23.3单降到10.2单。因此,大城市的就业进入存量时代。那么问题出现了。怎么抢人?城市需要进入2.0时代。不靠落户政策,而是靠产业政策。哪里能提供就业、提供产业,哪里就有吸引力。注意,城市的抢人大战,同一般的商业竞争不一样。一般的商业竞争,难免有赢有输。但是城市的抢人大战,却没有输家。只要城市都在抢人,就意味着大家都在制造增量,制造产业,制造机会,而不是陷在存量里面内卷。

清晰可见的阶梯

接下来需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反面。大家都去城市了,县乡一级的地方怎么办?毕竟,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会把周边的县城人口吸走。按照联合国的预测,尽管最近中国的城市化率增速放缓,但总体还在增长。

那么,大城市周围的县城,怎么才能把人吸引过来呢?截止到2022年1月,中国有2843个县级行政单位,占全国90%以上的国土面积。即使不算其中的977个市辖区,还有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几乎所有的县城,都面临类似的人才吸引问题。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他们当初为什么要出去?这个微观动机到底是什么?早些年作家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写的是早年打工潮,广东一带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经历。全都来自作者第一手的跟踪观察,内容很扎实。务工者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按照通常的设想,大城市机会多,收入高。但是,这个回答还是有点抽象。按照张彤禾的观察,年轻人当年愿意去广东,是因为这里有清晰的、看得见的阶梯。只要顺着这个阶梯往前走,成长和收益都是非常确定的。

年轻人愿意去大城市,吸引他们的不是遥远的造富神话,也不是工资、人口、GDP之类的抽象数字,而是这里的一个个非常具体的、可供攀登的阶梯。

小镇做题家

到这,怎么才能让县城的人才回流?答案已经很清楚,需要在县城也制造出一个清晰可见的阶梯。

有一个县城的做法很值得参考,就是安徽省临泉县。临泉县一度是中国外出务工第一县。全县230多万人口,常住人口一度只有165万人,有60多万人外出务工。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光外卖骑手就有6万多人。要知道,全国的骑手才600万人,临泉也因此被称为外卖骑手第一县。但是最近几年,临泉县却迎来了人口回流。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常住人口增加了11万。那么,临泉县是怎么做到的呢?前段时间,媒体《国民经略》做了详细的分析。主要有这么三个关键方法。第一,是做好硬基建。临泉过去被称为安徽的西伯利亚,地处安徽和河南交界,远离省会合肥。2015年,临泉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2019年,郑合高铁开通。高铁就像是手臂,只要它能延伸出去,你就能够得着周边的资源。千万别小看交通的价值,交通带来的不仅是机会,更是安全感。

图片

临泉的第二步,就是建产业。高铁一旦贯通,大城市一部分产业,就会迅速向周围劳动力更充足、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动。具体流向哪?就看谁承接的快。临泉迅速与合肥庐阳区,共建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最近5年,产业园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高达30%,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临泉GDP增速,接连几年跑赢全省和全国。光有外部资源进入还不够,临泉也得创造内部机会。临泉的第三步,做好软基建。比如4G、5G、互联网,都属于软基建。在无线网络覆盖全县之后,临泉当地增加了上万家商户。根据美团数据,临泉县入网的外卖商户,有1200家,周边的骑手500名左右,近3年的商品销售额,更是翻了一倍。

小镇做题家,是奔着做题去的吗?在他们看来,做的哪里是一道道题,那是一个个他们唯一能把握的、向上攀登的阶梯。修交通,是搭建地理上的阶梯。办产业,是修建事业上的阶梯。搞网络之类的软基建,是为了修建前往数字化经济的阶梯。这么一来,小镇做题家,就有机会,变成小镇创业家。再看整个临泉,城区面积过去5年扩展了3倍,什么概念?相当于5年时间里,又造出两个临泉城区。

图片

争抢人才,通过产业留人,才是新一轮抢人大战的制胜之路。

而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一个城市的各行各业,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