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旺嘉实业有限公司 - 自动化计量类机械产品及系统,双螺杆失重式给料机,配料系统,物料输送系统,自动包装系统,单螺杆,配件,旺嘉

400-0860-662

行业资讯

公司在代理相关著名品牌产品的同时,拓展出一条设计系统方案,
并整合多品牌设备(配件)进行系统集成,逐步向创新研发型的企业目标迈进。

公司在代理相关著名品牌产品的同时,拓展出一条设计系统方案,并整合多品牌设备(配件)进行系统集成,逐步向创新研发型的企业目标迈进。

五大央企从美股退市

2022-08-18

暗流涌动的资本市场,平地一声惊雷!这几天热议的一个新闻无疑是8月12日,五大央企集体宣布从美国退市。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等在内的“中”字头公司,已经正式宣布从美国的纽交所退市!

资本市场常态

8月12日,各媒体同时发出重磅新闻: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上海石化共5家大型国企在同一天发布公告称,申请自愿从美国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退市,这一消息立即震惊全球金融市场!

我国证监会负责人回应,上市和退市都属于资本市场常态。

主要是出于商业的考虑才选择退市,而且在美上市的证券占比很小,影响不大,退市计划不影响企业继续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图片

退市原因

图片

一、中国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0年,中国经济转变为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各方向中国这个经济内循环填各种经济资源,这样大家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各方都获利。

大型国企都是我国经济的现金牛,我们当然没必要在美国市场运作。所以,这不止是个政治导向问题,而是一个利益导向问题,国家战略利益、长远利益的趋势导向问题。

二、中美关系急剧恶化,中国大型公司已不具备在美市场生存

政治上,中美关系的战略互信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国家安全上的互信也基本上丧失殆尽,美国领导人已经公开窜访台湾,这其实已经是不再把中美关系当回事。在这种情况下,中美的政治外交环境其实已经恶化到建交以来最差的阶段。

去年,美国强行要求中国运营商在美退市,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签署的一份文件,要求禁止美国投资者投资中国军方控制的企业,而这三大运营商也在其中。另外,2021年《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生效,要求赴美上市公司交出审计底稿。另外,甚至还要交出涉及到国家安全的用户数据等,滴滴从美国退市就是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

图片

中国很多企业都涉及到国家安全,不可能按照美国的要求行事,在中美磋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按照要求未来这些企业都会在3年后被摘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公司不如主动退市更好。三、中国的国企已经基本不可能在美国市场融到资金中国的国企一般都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被严重政治化,所以客观上中国的大型国企已经不可能在美国市场融到资金。但是,由于在美国上市,这些企业还是会受到美国市场的直接影响,这客观上对企业经营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动退市也就不难理解。

自美退市影响有限

此次从纽交所退市的5家公司在行业中都颇具影响力。例如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中国石油是亚洲最大油气生产商,中国石化是中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上海石化是中国主要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之一,中国铝业是中国铝行业的龙头企业。

据了解,这5家企业都已经实现上海、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从纽交所退市之后,其在香港联交所和上交所的股票仍将正常交易。

存托股从美退市后将如何安排?前述五家企业在公告中披露了存托股的后续计划。整体来看,五家企业均预计在今年8月下旬向SEC(美国证监会)提交存托股退市申请表,存托股的最后交易时间均在9月之后。

有相关业内分析认为,退市会涉及对持有存托股的投资者进行补偿的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可以与投资者沟通用H股股票替代,也可以用现金补偿,而这几家公司的美国证券占比较小,所需成本不大,影响不大。而自愿退市相比私有化退市,在流程上简单很多,所需时间亦相应较短。

受退市事件影响,当日中国人寿(LFC.N)、中石油(PTR.N)、中石化(SNP.N)、中国铝业(ACH.N)、上石化(SHI.N)美股有所下跌,跌幅在1%-2%之间。大型中概股方面,拼多多(PDD.O)下跌1.65%,阿里巴巴(BABA.N)下跌0.11%,理想汽车(LI.O)下跌0.67%,小鹏汽车(XPEV.N)下跌0.81%,京东(JD.O)上涨0.19%,网易(NTES.O)上涨0.39%。

至于ADR退市对公司估值的影响,可以参照此前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于2021年初被美国强制摘牌的情况。受摘牌影响,三大运营商港股股价出现阶段性下跌,但在退市完成后便维持基本稳定,并有所反弹。

就中国企业自美退市,证监会有关部分负责人在8月12日答记者问时表示,上市和退市都属于资本市场常态。根据相关企业公告信息,这些企业在美国上市以来严格遵守美国资本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作出退市选择是出于自身商业考虑。这些企业都在多地上市,在美上市的证券占比很小,目前的退市计划不影响企业继续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中国证监会尊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境外上市地规则作出的决定。我们将与境外有关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共同维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中概股如何化解退市危机?

此前中概股一直面临着跨境审计监管困境。

根据SEC 在2021年12月公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细则,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所要求的报告,SEC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即从2021年报披露开始计算,2023年报披露后,即2024年初,中概股就会面临退市的风险。

自2022年3月起,中概股开始陆续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截至8月5日,已有162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中。已经进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有155家已被转入“确定摘牌名单”。

在如今的世界大变局,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与其被动等待,中国企业都已经未雨绸缪——赴香港、新加坡进行“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的案例屡见不鲜。面对退市危机,中概股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已经开始积极寻找备选上市地。其中,选择回港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

按照相关规定,中概股回港上市通常有三种渠道:一是以百度、京东、网易为代表的二次上市,操作最简单,且有多项豁免和优待政策;二是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为代表的双重上市,即申请港交所同为主要上市地位,上市要求更为严格、程序更为复杂,其须遵守的规则与IPO(首次公开募股)要求几乎相同;三是完全私有化后重新在港交所申请上市,成本较高。还有一个可选项是以知乎、贝壳、蔚来汽车为代表的介绍上市,不涉及融资不发新股。

此前,大多数中概股回港选择的是二次上市方式,但今年以来,双重主要上市已经成为中概股回港新趋势。

阿里巴巴就是如此。此前,阿里巴巴于2019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二次上市。在相关流程完成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图片

多多益善

算是成长的代价吧。

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中概股退出美国股市,回归香港或者内地上市。

以后有确定从美股中退出的中概股,大概率短期内会对股价下跌有一定冲击。

但中长期来看,也只是个小风浪罢了。

图片

为吸引中概股回流,近年港交所也在不遗余力地启动上市制度改革。

2021年11月,港交所宣布落实放宽第二上市要求,“创新产业公司”的要求被刪除;同时降低最低市值门槛,只需要上市五年且市值达30亿元,或上市两年且市值达100亿元。新规于今年起生效。

亚太地区金融双子星之一的新加坡,也在争夺中概股回流的浪潮中不甘示弱。7月22日,新加坡交易所与纽交所联合宣布签订协议,就企业在两家交易所的双重上市,以及针对资本市场的一些关键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与此同时,一批中国企业也加快了境外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的进程。从上市地选择来看,瑞士成了“香饽饽”。7月28日,科达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国轩高科四家公司的GDR在瑞士交易所挂牌。另外还有欣旺达、韦尔股份等数家公司准备发行GDR,都在等着打开欧洲资本市场的大门。

这个阿尔卑斯山国家能否成为国内寻求海外募资企业的又一个“纽约”,我们拭目以待。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B计划”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