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本质你是否看清?
2022-05-26
都说人吃不饱饭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饭就有了很多烦恼。袁爷爷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问题,我们却自找了很多烦恼。比如通货膨胀带来的现金贬值,这就是典型的自找烦恼。
通货膨胀
你思考过,通货膨胀之下,该怎么办?1万块,曾经能买厉害的大哥大,现在能买更厉害的5G手机。7万块,曾经能买很厉害的背投彩电,现在能买更厉害的激光全面屏。钱的数字没变,买到的东西却更好了,好像跟以前理解的通货膨胀不一样,是哪里出问题了么?
是没有了解通货膨胀的本质。
通货膨胀的本质并不是货币放水,而是财富的转移,是一种经济增长的附属品,是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当降准、降息、LPR利率下调的消息刷屏时,大家就知道要放水了,通货膨胀要来了,但是很多人却看不懂这里面的底层逻辑。
一个国家,民生物资金额占工资的比重,是会持续下降的,无论是汽油、鸡蛋、肉、菜,还是衣食行的方方面面。
举个例子:
1980年,全国年度平均工资是762元,每个月63.5元。2020年,全国年度平均工资是82461元,每个月6871.75元。
1985年,猪肉每斤1.3元-1.6元,鸡蛋每斤1.1元-1.3元,大米每斤0.2元-0.25元。2020年,猪肉每斤26.9元,鸡蛋每斤3.99元,大米每斤3-6元。
简单算来,工资收入,大概翻了100倍。而民生食品,即使是争议最大、一涨价就上新闻的猪肉,也才翻了20倍。
通货膨胀,是可以控制的。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财富的转移,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一次经济危机,大家收入变少了,但是房价却涨了。因为每一次经济危机导致的货币大放水,财富都优先转移到了持有优质资产的富人手里了。因为他们有资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会把钱优先贷给他们,这些人会拿钱干嘛?当然一部分是为了生产,扩大规模、招聘员工、提高工资水平,但更多钱是流向了优质资产。在中国,优质资产就是核心城市的房子。
虽然你的工资从每个月3000元涨到了4000元,但是房价却从7000元涨到了10000元,你说你变富了?还是变穷了?
贫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通货膨胀的本质又到底是什么?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本质就是,普通人(大多数工薪阶层)手里的现金被稀释了。原来10块钱,现在就只有八块钱的购买力。通胀的本质是财富转移,而财富转移的本质就是零和博弈,富人得到的钱就是你手里蒸发的钱。
所以很多人会说,不管自己如何努力,收入始终赶不上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速度,原因就在于此。
如何打破这种平衡?
普通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前在核心城市买房,用负债来减缓财富转移的速度,用未来的钱来买核心资产。
先负债的人其实就是抢到了没有买房的人蒸发的那一笔财富,只有这样你才能跑赢通货膨胀。
从现在来看,经过十年的通货膨胀,财富持续稀释,月收入一万,月供还是3500,只有工资的三分之一,每天日子过得很滋润。而这背后的本质,就是用负债的方式,躲避通过放水稀释财富的转移。
在核心城市还没有买房的人,亦或有买房能力还犹犹豫豫,怕这怕那,不敢下手的人。实际上,通过时间和放水的稀释,就成为这场财富转移的牺牲品。
适度的通货膨胀,才能带来经济繁荣。
前面那些生活物资在降、能够保民生。对应的,就得有金融物资涨、去沉淀通胀。
沉淀通胀的事,就可以交给土地、房产。
就像日本,90年代风光无限的背后,是透支沉淀了太多通胀。带来的后果,就得用30多年、好几代人,慢慢还。
因为钱不会凭空出现,更不能无缘无故的消失。
提前“刷信用卡花光光”的,就需要时间去一点一点的还回来。
仍像日本街头常见的景象那样,即使已经70多岁了,也得去酒店门口给年轻人打伞开车门。
既为了生活,也不知不觉的,去还了整个社会曾经欠下的债。
通货膨胀,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